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被嘲“网红脸”那么多年,她爆红的好意外 正文

被嘲“网红脸”那么多年,她爆红的好意外

2025-04-05 07:44:18 来源:全球更新网 作者:天涯 点击:6325次

最近看《九重紫》,我心里的年度最佳古偶预定了,女主孟子义被黑“网红脸”多年,终于靠这剧爆红升咖。《九重紫》值得看,也值得品。不光剧情新鲜,镜头美学在线,台词更是古韵十足,随便挑几句大家看看——男三求娶女主窦昭,被拒,拒绝的理由看得人眼前一亮:我不愿做贤妇,只愿一棹春风一叶舟。花满渚,酒满瓯。好潇洒恣意的人生态度。细查起来,此句出自李煜的《渔父·其二》,原诗是: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窦昭被伯父和父亲逼迫嫁人,祖母替她辩驳,带她反抗父权:父为子纲,父不慈而子奔他乡;夫为妻纲,夫不正则妻可改嫁。此句出自中国古代的“三纲五常”思想,明清民间话本小说《张子房慕道记》中曾说:我王岂不闻古人云:君不正,臣投外国;父不正,子奔他乡。最绝的一笔,是窦昭被反派挟持,刀架在了脖子上。男主宋墨冷静拿起弓箭,说了一番话:“我射穿她就跟射穿张纸一样,往后每年清明我都会给你凭吊一曲楼台会,以表哀思。”“凭吊楼台会”的典故出自越剧《梁祝·楼台会》,这是剧中最叫人拍案叫绝的一段。黄梅戏《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有这样一句:英台不是女儿身,因何耳上有环痕?这句台词,就是宋墨给窦昭的暗示,他的箭会射过她的耳环,让她做好心理准备,不要害怕。窦昭听懂了暗示,思索了一会儿闭上眼睛。宋墨果然射穿了耳环,伤了反派,女主毫发无伤。说到《梁祝》,我最爱徐克版本。这是公认最惊悚,最有鬼魅感的一版,但却是唯一一个拍出故事悲剧内核的。电影中,祝母那段劝解梁山伯的台词,可谓振聋发聩。祝英台是三品官员之女,梁山伯是寒门书生,门不当户不对。梁山伯为了配得上祝英台,奋发图强考取功名做了县令,但还是抵不过太守马家。前去提亲被冤枉成贼,暴雨里毒打一顿扔了出去。之后祝母前来劝说,要梁山伯写一封绝情信,他不肯,祝母一番话直指要害,道出了“梁祝”的悲剧根源,也是影片的灵魂所在——再然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梁山伯积郁而终,祝英台追随化蝶而去。“梁祝”的悲剧,在这一版里,是吃人的时代造成的,他们真正越不过的不是素未蒙面的马家公子,也不是父母的棒打鸳鸯,而是门阀士族那高高筑起的墙。好的影视剧台词,能说到人心里去。特别喜欢刘涛和潘粤明版的《白蛇传》,台词和演绎都绝了。这版“白娘子”的故事里,许仙对白素贞曾两次一见钟情。一开始白素贞一心修仙,不懂情爱,压根没把他放心上。是他“步步为营”,整整追了16集,才把一条千年蛇妖用爱激发出了人性,为他甘愿放弃做神仙。追姑娘,许仙是真的天赋异禀,他直白热烈,从不拐弯抹角。和白素贞第三次见面,就告白了:“前几日,我在断桥上遇见了一个人从那以后我就多了一块心病我也不知道这病到底为谁而得今日我见到了你,我想我心里明白了许多恐怕这病,是因姑娘而得。”白素贞懵懂疑惑,“我们不过才见两三次。”他接下来一段话说得坚定赤诚:现代人总说“七年之痒”,对比许仙这番话,真正的爱哪里会嫌在一起的时间太长呢?他还说,“喜欢姑娘,就像珍爱自己的性命,姑娘不在身边,生不如死。”他可不是嘴上说说。白素贞考验他的真心,要他跳“试情崖”,他明知一个纵身说不定粉身碎骨,也还是没有犹豫地跳了。后来更是见了面就把“做我娘子”挂在嘴边,一刻不停地表白心意,打直球,白素贞每每见他都一阵害羞。他不是什么厉害男人,在小医馆里做大夫,爱管闲事,钱赚的也不多。他总说,“娘子,我是个顶没用的人,除了爱你,什么都做不好。”但他是诸多版本中,唯一一个明知白素贞是蛇妖,还坚定和她在一起的许仙。一开始是见色起意没错,但他最可贵是永远能发现白素贞的好,娘子在他眼里是闪着光的。他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一双眼睛却坚定如炬,敢与天道对抗。第一次看到白蛇真身,他吓死过去,被救活后法海质问他:“你不怕她,为何还吓丢了性命?”他说:“一次当然怕,两次就未必,三次就可以视若无睹。慢慢的,我就只记得她对我的好。”不管旁人怎么劝,他始终只有一句“我要定我娘子。”为求和白素贞的姻缘,他曾去算了一卦,卦婆婆似乎算出对方是个妖,于是拿话激他,要他知难而退,他一番话说得我拍手叫好。卦婆婆说:“要是你日后碰到比她(白素贞)更美更好的,难保你不会动心。”他答:“更美更好的女子,自然有更美更好的男子去配,弱水三千,我只饮一瓢。”一句句精彩台词,把他塑造成一个文弱却不懦弱的男人,胆小却勇敢,可爱可敬。《爱情宝典之卖油郎》中一个一穷二白的卖油郎,却靠几句台词将“救风尘”的本质说透了。卖油郎秦重对花魁娘子一见钟情,偶然机会,花魁受辱跳河自尽,被他阴差阳错救了。花魁自认“贱籍”女子,问他,“你舍不得我死?”他答,“比命还难舍。”花魁沮丧,“我已是残花败柳”。他说,“人间世道,一个小女子怎么承担得了”。这句话堪称教科书,有共情,有怜爱。不是高高在上的“我不嫌弃你”,而是“我一个卖油郎,何必说假话”。是把两人放在同一高度上,替你控诉这个世界,是看穿世道的苦,怜惜泥里的雪。即使眼前的花魁狼狈不已,他仍敬她重她,自觉自谦,实在难得。好的故事里,台词是绝妙隐喻。《甄嬛传》里皇帝和甄嬛第二次见面,探讨杏花。皇上:你很喜欢杏花?嬛嬛:杏花不似桃花艳丽,又不似寒梅清冷,格外温润和婉。皇上:人如花,花如人,只有品性和婉的人,才会喜欢品性和婉的花。嬛嬛:可我并不喜欢杏花,杏花虽美,可结出的果子极酸,杏仁更是苦涩,若做人做事皆是开头美好,而结局潦倒,又有何意义?倒不如像松柏,终年青翠,无花无果也就罢了。这里是甄嬛借探讨杏花的品性,阐述自己的人生观。也是在隐喻,从一开始便是错的,开头美好甜蜜,不妨碍结果酸涩。这段解读和《如懿传》里的“兰因絮果”,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懿最后一次见皇帝,说“少时读到兰因絮果只觉得惋惜,后来才明白,花开花落自有时,浮华旧事终成空。”这词在龚自珍的《丑奴儿令》中读到过——“兰因絮果从头问,吟也凄迷,掐也凄迷,梦向楼心灯火归。”兰因,是如兰花一样美好的开端,而絮果,则是风吹柳絮般离散的结局。原来年少情深,也可以走到相看两厌。这些充满古韵的台词,厚重有文化,直指一部剧的灵魂,瞬间击中你我内心。你还对哪些古装剧台词印象深刻,评论区分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作者:涯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